先前在《美國券商的選擇(與我的旅程)》這篇寫到我使用的券商,以及我為什麼選擇他們和考量的點。但隨著時間,一些資訊像是手續費之類的都會慢慢過時,變得不太有參考價值。所以這篇新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好好把他們整理一下。
自己管理投資組合值得嗎? (Should I Manage My Own Portfolio?)
在《最簡單的投資方法》這篇中提到了兩個無腦被動投資的方法:(1) All-in-one fund (2) 理財 … 閱讀全文
平凡人的全方位個人理財
在《最簡單的投資方法》這篇中提到了兩個無腦被動投資的方法:(1) All-in-one fund (2) 理財 … 閱讀全文
參與市場不是保證一定會賺錢,如果生不逢時,搞了半天,最後也是可能比單純把錢塞床底下還要差。但以機率來說,勝率還 … 閱讀全文
先前在《美國券商的選擇(與我的旅程)》這篇寫到我使用的券商,以及我為什麼選擇他們和考量的點。但隨著時間,一些資訊像是手續費之類的都會慢慢過時,變得不太有參考價值。所以這篇新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好好把他們整理一下。
先前在《淺談 Asset Location (Tax-efficient fund placement)》這篇文章提到,Tax efficiency 並不是絕對的,而且那個數字非常敏感,會跟個人的稅務狀況有關,沒有仔細算其實很難知道確切的狀況。
因緣際會下,我試算了從個人角度來看,一些基金的稅務效率,今天這篇文章就是來跟大家介紹我是怎麼算的,順便分享一些我覺得很實用的 Google Sheet 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