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的投資方法 (The Simplest Way to Invest)

參與市場不是保證一定會賺錢,如果生不逢時,搞了半天,最後也是可能比單純把錢塞床底下還要差。但以機率來說,勝率還是高,所以我們選擇投入市場,以提高期望值。那要如何用最簡單的操作方法投入市場?我認為有兩種方法:(1) All-in-one fund、(2)機器人理財 Robo-advisor,兩者都是只要把錢丟進去,什麼都不用管。
 
(這兩個方法,目前很可能只有在美國的人才能使用)
 

All-in-one fund

最具代表性的是 Vanguard 的 Target Date Funds 跟 LifeStrategy Funds,這兩個其實大同小異。
 
首先資產配置的決定主要是兩個步驟
  1. 決定各類型資產的持有比例,例如股債比。或是分到更細並加入其他的如房地產、原物料。
  2. 決定每一類型資產要使用的工具,例如使用 VTI 投資美國全市場股市。
 
Vanguard 的策略是 core four,使用以下這四種 ETF 或是對應的 funds 組成自動幫你平衡的 fund of funds:
  • 美國股票市場(VTI、VTSAX)
  • 國際股票市場(VXUS、VTIAX)
  • 美國債券市場(BND、VBTLX)
  • 國際債券市場(BNDX、VTABX)
 
Target Date funds 就是看預計還有幾年要退休,假設還有 20 年,那就選擇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40 Fund (VFORX),Vanguard 會設計好一個他認為恰當的配置比例,然後隨著每一年,逐步減少股票的比例,也就是離退休日越近就越保守。
 
2040 Target Date
 
2030 Target Date,股票比例較少
 
LifeStrategy Funds 也是用同樣的四種資產,根據想要多積極而決定是 20%、40%、60%、80% 股市,而跟 Target Date 的差別是,這個的資產比例是不會隨著時間改變的。
 
 
採用這種 All-in-one 策略就很簡單,選一個喜歡的 Target Date 或是 LifeStrategy Fund,然後就一直買就好。
 
這種 fund of funds 會有比自己組合更高的費用率,但非常的省事。
 

機器人理財 Robo-advisor

現在市面上越來越多機器人理財的服務,最早出現,技術很可能最先進的是 Wealthfront 跟 Betterment 這兩家。
 
原理也是一樣,根據使用者可以承擔的風險有多少,決定各資產類別要配置的比重。Wealthfront 有各類股市、債市、房地產、原物料。Betterment 則沒有特別分出房地產跟原物料。
 
再來各資產類別會有一個主要投資標的,以及第二標的,第二標的是用來做 Tax Loss Harvesting 置換的。舉例來說,Wealthfront 對 U.S. Stocks 是使用 VTI,第二標的是使用 SCHB,Betterment 對 International Developed Market Stocks 是使用 VEA,第二標的則是 SCHF 或是 IEFA。
 
這兩個清單是他們使用的標的(WealthfrontBetterment),如果要自己 TLH 的話,可以參考他們選擇的 TLH Pair,保證安全,也就是不會被當成 substantially identical 而觸發 wash sale。
 
最後他們提供的服務就是,當錢投入的時候,會按照設定的比例買;比例偏離的時候,會幫你再平衡;有機會的時候,就做一下 TLH。
 
費用大概是 0.25% 總資產,所以跟自己 DIY 比就是 0% vs 0.25% 管理費的差別(不含基金的費用率)。0.25% 其實是有點高的,底下那些 ETFs 的 ER 加起來應該不到 0.1%,但是當總資產少的時候,管理費很可能比自己花時間來得划算。
 
採用這個策略的話,一樣是非常省事,就是一直丟錢進去就好。唯一要注意的是,一旦選擇了 robo-advisor,最好是能夠把所有資產都給他們管,不要想說自己弄一套,他們弄一套,到時候比比看誰比較厲害。那樣做的話,除了會比把承擔的風險大小弄亂,自己的交易還會跟 robo-advisor 發生衝突,像是一邊買,另一邊賣。
 

我的選擇

我個人是採用完全 DIY 的做法,所以兩個都不是,但如果想要用最最最簡單的方法投入市場,我認為這兩種都很不錯,基本上就是無腦丟錢,什麼都不用管。
 

歡迎追蹤我的臉書專頁

在〈最簡單的投資方法 (The Simplest Way to Invest)〉中有 3 則留言

  1. 但版主應該也是以追蹤整體市場的ETF為主吧(?
    那又為什麼不乾脆直接用這種來做投資就好?

    回覆
  2. 就是成本比較高。例如費用率,all-in-one fund 大概要 0.1x%,roboadvisor 要 0.25% + 下面 ETF 的。但我自己管理,算下來應該在 0.05% 左右。

    回覆
  3. 喔喔 了解 我其實也是以自己分散買為主
    果然我們這種小資還是應該要“分分計較” (握

    回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