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拿鐵理論
你一定有聽過一種說法,每天少喝一杯拿鐵,就能省下 $5 (美國的物價),一個月就是 $100(20 工作天),一年就是 $1200 了,雖然單價小,但是次數多,最後也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所以說想要存錢,就是要找出這樣的花錢漏洞,戒除每天一杯咖啡的習慣。
但又有另一派說法,說要看這杯拿鐵對你的價值,如果他讓你保持清醒,提高工作效率,那麼他帶來的好處將遠多於那表面的 $5,這時,這就不只是普通的花費,而是一種投資,背後的想法有點像是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是要看這東西對你的重要程度。
我怎麼做呢?
當面對這樣的選擇時,永遠要記得,不是只有二選一阿,有第三種作法,那就是加入一間提供免費咖啡的公司,這樣除了不用花那 $5,還可以保有喝咖啡的好處,人生多麼的美好阿。(如果你也喜歡這個選項,歡迎找我投履歷,傳訊息到 FB page 就可以了 XD)
回想起來,咖啡真的很重要,當初我在 MxxxxTek 工作的時候,喝的已經是很弱的 Nespresso 了,有一天,HR 決定再弱化他,要求每個人都要自費購買膠囊,這簡直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阿,於是我就決定閃人,唯一可惜的是,我沒有在離職面談的時候說出實話「因為我買不起咖啡膠囊」。
咖啡 Routine
公司有進駐一些要自費的咖啡店,幾本上就是當地的一些潮牌,有 Philz、Blue Bottle、Verve,(個人認為越右邊越潮),比較土豪的同事們,就會直接去買,通常是 app 上點好,到了直接拿,但像我這種比較窮的,要咖啡,當然是自己出阿。
每個 Micro kitchen 都有簡易的 espresso 機,但我偏好用 cafe 的商業用機器,對應的磨豆機也厲害一些,而且我一天喝兩杯,省下的不是 $5 而是 $10,不但魚與熊掌兩者兼顧,還又多凹了一下。
我會在早餐後跟午餐後各喝一杯,剛好抵銷吃飽飯後容易想睡的症狀,算是一個額外的好處,但我漸漸覺得我從這杯咖啡得到最多的並不是咖啡本身,而是藉由泡咖啡的動作得到療癒,有點像是動態冥想,冥想並不一定是要靜坐,跑步跑一跑也可以進入那樣的狀態,而我現在似乎是透過泡咖啡的動作。
這樣的習慣(trigger:在同一個 cafe 吃完飯,routine:泡咖啡,reward:喝咖啡)甚至昇華成了工作前的儀式,曾經有一天我不知為什麼忘了泡咖啡,在走回辦公桌的路上渾身不對勁,後來總算想到是「咖啡」在作祟,這才知道:
每一天讓我起床想去工作的並不是夢想,而是泡咖啡
結語
感謝大家閱讀這篇文不對題的廢文 XD,想喝免費咖啡的,歡迎一起來當同事,這裡要提一下,矽谷有些公司會有 coffee bar 專人幫你泡咖啡,但這其實弊多於利,雖然是便利,但卻失去了那療癒的過程,所以還是來我們這,自己泡才有意義!
在〈每天少喝一杯拿鐵就能省錢嗎?〉中有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