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絕大多數在美國生活的人,應該都知道並且已經充分善用這些提供免 ATM手續費的帳戶,像是著名的 Fidelity 或是 Schwab,但你知道嗎?免手續費帶來的好處遠遠不只省下的那些錢,他帶來的是全然不同的行為模式,讓你可以跳過人生中無謂瑣事,達到更低的認知負荷 (cognitive load)。
目錄
ATM 手續費怎麼收
以台灣經驗來說,提款時使用的 ATM 分為本行或是跨行,本行不用手續費,跨行則要收一筆公定的價格像是 5 元。而我猜會讀這篇文章的你,十之八九是跟我一樣摳的人 XD,說什麼都不會讓銀行賺這筆不義之財,手頭上必定有著每月 N 次跨行提款每手續費的帳戶。

美國的 ATM 提款也是類似,除了本行,他行之分外,有些銀行還會共同加入一個網路 (例如 Allpoint ATM network),該網路內的銀行會互相合作,讓使用彼此的 ATM 都可以免費。
當你用的不是本行,或是同一網路內的 ATM 時,就有可能產生手續費。
- 你帳戶的銀行可以選擇收手續費,但一般來說都沒在收的。
- ATM 機器的銀行會收一筆自訂的手續費,例如 $3。例如你提領 $20,帳戶就會被扣 $23。
ATM 手續費返回方案
一些銀行為了吸引使用者,會端出各種不等的免手續費福利,從最爛到最好大概可以分為這幾種等級。
- 銀行參加一個比較大的 ATM 網路,網內免手續費
- 銀行返回被收的手續費,但每個月有一定上限,例如 $20 (類似台灣 N 次免手續費的概念)
- 所有國內 ATM 手續費,無上限返回
- 全球 ATM 手續費,無上限返回
而這裡我想強調的是,除了 4 以外,其他都是垃圾。

Network 的缺點
就算你所屬的銀行屬於一個很大的 ATM 網路,你還是會有遇到要領錢時,剛好只有網外 ATM 的可能。又或者你要特地查詢該 ATM是否在網路內,然後再決定要前往哪裡。
就算不常領錢,這件事本身也是一個無法忽略的負擔,他跟可以完全忽略網路,無腦領錢是完全不同的等級。
返回上限的缺點
很明顯的一個問題是,你可能會用超過這個上限,而在這種其況下,為了避免超過,人很自然的會產生幾種策略。
首先你要開始記錄到底用掉了多少,這為自己增添了一個麻煩。再來就是會需要配速,以免在月初就把額度用完。總之這一切都造成了不少心理負擔,讓你的行為被手續費所左右。
國內 VS 全球
最大的差別是,當可以在國外領錢免手續費時,你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從 ATM 領出當地的現金,從此旅遊都不用先換外幣,這有著數不清的好處。
- 省事。
- ATM 領錢的匯率採用 Visa/Master 匯率,這比外幣現鈔的匯率還好。
- 用多少領多少,不用先估算要換多少,不用擔心沒花完的外幣要如何處理。
- 較低的匯率風險,因為領錢跟花錢的時間點更接近。
個人經驗分享
即便現在信用卡非常方便,但還是有些國家,或是有些場合你會遇到只收現金的。
- 像是日本的拉麵店,你可能要投鈔票買餐券 (小資奢華關西之旅)
- 夏威夷 Oahu 的拉麵店,明明是美國,但也只收現金 (夏威夷 Oahu 實戰功略)
- 倫敦難吃食物中比較可以的炸魚薯條餐廳,意外的竟然不收信用卡 (痛苦太多,收穫太少,聊聊出差這件事)
遇到這樣的狀況時,我只要找最近的提款機,領出剛剛好夠的錢。也不需要擔心領 $20 但是要 $3 的手續費 (高達 15%),反正最後都會返回。
全球提款免 ATM 手續費的帳戶
講了那麼多,到底哪些帳戶有提供這樣的福利呢?主要有兩類
- 券商或是 FinTech 的 Cash Management Account
- 一般銀行的高等級帳戶
以下是我推薦的帳戶,同時附上相關資訊的連結,畢竟這些方案銀行都有隨時更改的權力。
Fidelity Cash Management Account

Fidelity 的優點是 same day reimbursement,當天領錢,當天就會看到手續費返回到帳戶上,算是最多人使用且推薦的。
但我個人比較挑剔的點是,Fidelity 沒有嚴格的區分 Cash management account 或是 brokerage account,這個帳戶除了可以提款,還可以拿來買股票,所以一些工具像是 Personal Capital 會把他分類在 Investment (我忘記 Mint 分在哪),而我個人是用全投資帳戶的資金流入流出來計算投資報酬,也不喜歡看到有閒置的現金在投資帳戶裡。這種特殊帳戶的存在,稍微增加了我管裡的複雜度。
Betterment Checking

這也算是券商或是 FinTech 提供的 cash management account,他做 next day reimbursement。
我在美國實驗過沒有問題,但從上面的 Q&A 看來,如果要在國外領錢,要先填寫 travel notice 不然 debit card 可能會無法使用,算是某種程度上的麻煩。
Charles Schwab Checking

Schwab 的缺點是他是在月底返還,我在乎的不是這手續費的時間差利息,而是這導致我要另外追蹤,像是如果我這個月領了兩次,那麼我要在月底時記得檢查 Schwab 到底有沒有返回這些錢,還有總額對不對?
Chase Private Client / Sapphire Banking

這是 Chase 的高等級帳戶,需要資產達 $150,000 或是 $75,000 才有。如果你剛好跟 Chase 往來的不錯也有一定的資產,這是一個相對不錯的方案,因為除了免 ATM 手續費,這些帳戶通常還有其他的福利,像是免費wire transfer。
我沒有用過,不確定時間上什麼時候會返回,還請有用過的人補充一下。
Citigold

類似 Chase,Citi 的高級帳戶也有這樣的福利,Citigold 資產要求是 $200,000。
我一直想要弄個 Citigold 出來,這個帳戶有些小技巧可以玩出被動零用錢,不過聽說 Citi 的股票介面非常爛,開戶獎勵也沒有很好,所以一直沒機會把資產搬過去。
讀後行動
我強烈建議每個人都應該持有這樣免手續費的帳戶,這會讓你的人生簡單很多。像是我都跟老婆說,你如果要領錢的話,隨便哪個 ATM 都沒關係,他如果顯示要收手續費,別擔心,按下去就是了 (老子有錢)
另外最好的話,要有兩個不同的帳戶,避免一個出問題而領不出錢來,人生永遠都是有備無患,狡兔三窟 (咦,成語是這樣用的嗎)。

如果你還沒有的話,可以從我上面推薦的挑一個,例如 Fidelity,現在還剛好有存 $50 賺 $100 的優惠 (記得看一下 offer 是不是還有效)。
BOA也有全球免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