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一直期待著寫篇 Bike To work 的文章,就當我把一切準備就緒,保養好腳踏車,研究了路線,還騎了兩趟練習,結果… Work From Home 這件事來的更快,從此再也不用通勤了。
然後這幾天,情況急轉直下,從明天起灣區直接進入 social distancing 的極致 sheltering in place,所有人就地掩蔽,宅在家裡。
還好我平時有準備,除了之前三不五時看看在 social media 上流竄的武漢封城影片,還看了 10 季的 「The Walking Dead」 (現在正在播),接下來打算觀摩一下「李屍朝鮮」,好一併學習東方跟西方的精髓。
總之人生就是這樣,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瞭解最糟的狀況後,還是要繼續過好每一天的生活。

灣區絕大多數的軟體公司,都開啟了遠端工作的模式,而在經歷了一週後,我也有了些心得,所以今天就來談談這件事對我人生的衝擊。
我一直以來的心態都是,工作不過是人生的一部份,但多數人都把工作看的太重,而忽視了自己的人生,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不打算寫要如何高效的遠端工作 (像是刷存在感、更多的溝通,咦!怎麼好像還是寫了),而是要著重在從辦公室生活轉為在家工作的調適。
目錄
急速消失的咖啡豆
有看過我先前文章的人可能記得,我是靠著每天去公司喝兩杯拿鐵來省錢存錢的 (參考《每天少喝一杯拿鐵就能省錢嗎?》),而這也是我紮實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方法 (誤),但是呢?因為 Work From Home,我被迫從每週六日兩天用自己的豆子,變成了一週七天,於是咖啡豆開始以 7/2 = 3.5 倍的速度被消耗掉。
阿,這真是太糟糕了,咖啡豆可是比廁所衛生紙更重要的資源。畢竟軟體工程師的工作,說穿了就是:
遺失的冥想習慣
一直到第一天在家工作結束後,我才意識到少做了一件事,我忘了冥想。(參考《活在當下 Be Present》)
仔細思考後,我發現是因為習慣的提示不見了,當初花了一些時間調整,把冥想放入了我每天都作息中,我會在到達辦公桌位置,放下背包拿出筆電之前,先到一個安靜的小房間冥想 10 分鐘。對我來說,是用辦公桌這個「空間」,與放包包這個「動作」來作為習慣的提示。而在家工作後,我的背包一直都在地上阿,於是就無法觸發這個習慣。
看來又要花上一段時間,重新建立習慣;或是要加入一個背背包,走到書桌,然後放下的假動作。
在這邊順便推薦大家兩本我很喜歡的書《The Power of Habit: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Atomic Habits 原子習慣》,第一本像是原理闡述,而第二本則是操作手冊。認識這些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大腦是怎麼運作,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通常我都會建議去圖書館借就好 (參考《窮人的好朋友-圖書館》),但在這個非常時期,圖書館也關了阿… 真是慘。(話說我因此得到了延長的借書期限,但很可能還是看不完 XD)
沒有器材的在家運動
我通常都會在中午的時候去公司健身房運動,這是建立在「時間」提示上的習慣。轉成在家工作後,我還是會記得要做這件事,但挑戰是,我無法使用那些器材,整個課表得重新來過。
目前我是用 Down Dog 一系列 apps 裡的 HIIT,想說剛好換種訓練也不錯。
Down Dog Yoga 是評價很高的瑜珈 app,其他是後來出的,基本上架構都一樣,他們的特色是可以選定要加強的部位,還有訓練時間,然後程式會亂數挑選動作串起來,所以每次練都會覺得有所不同。
之前好像是一直是免費的 (有可能改了),但訂閱的話可以做一些調整,例如不想一直重複聽影片裡的解說就可以把他關掉。現在因為大家必須宅在家的關係,該公司宣佈 (順便打一發廣告) 所有 apps 都可以免費使用到 April 1st,如果你有 .edu 的 email 的話,還可以用到 July 1st,有興趣的話,歡迎試看看。
另外我剛查了一下,發現一個免費的瑜珈資源 — Yoga with Adriene,有很多 youtube 影片,感覺非常厲害,也值得嘗試。
最後
這真是人生中難得的一段經歷,在經濟上,因為市場的波動,讓我帳面上少了數百萬台幣,存錢進度倒退兩年 (不過我對這件事倒是沒什麼感覺,反而比較在乎咖啡豆要沒了…衛生紙倒是很多);在工作上,直接從 0 到 1,瞬間全公司都變成遠端工作者。
總之,預期這樣混亂的生活還會持續好幾個月,所以我短期的目標是讓生活作息盡快上軌道,然後希望大家跟我都能平安健康,活著最重要!
歡迎追蹤我的臉書專頁
在〈宅到最高點的無限期 Work From Home〉中有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