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一塊錢不是賺,省一塊錢才是賺一塊錢」
在貧窮線下賺的比別人少怎麼辦?那就靠存錢來贏,你知道的,美國人最會亂花錢了,而這個就是我們有機會贏的地方,所以詳細紀錄自己的花費,知道到底花在哪裡,對於省錢是非常重要的。
就不解釋為什麼重要,為什麼要記帳,直接用實例來告訴你我是怎麼做的。
我是用 AndroMoney 這個 app(因為他們沒有贊助我,所以我就不放連結了)。記帳這種事,就是要快狠準,我會在當下花費產生的時候,掏出手機,馬上紀錄。做這件事總共不會超過 10 秒,其他那些每個月看信用卡帳單,每天晚上看發票,都是不可靠或是更浪費時間的作法,然後如果不打算每筆都記,那就算了,半吊子的作法沒什麼意義。
打上金額,選一個類別,還有帳戶,除非是很特別的東西,例如 shopping 然後很貴,我可能會在 note 寫上買的是什麼,可以之後回過頭查,嘲笑自己為什麼當初腦殘亂買。
分類我基本上是分食、衣、住、行、育、樂、醫療、其他,下面有些細項,像是吃,我就會分外食、或是食材,玩樂也會分成 shopping 或是旅行,這些都是有意義的,之後說。
帳戶就是現金跟各張信用卡,所以非信用卡的都叫現金,例如只有落後美國還在用的支票、paypal、messenger pay,區分這些沒有意義,而且他們背後本質上都是現金。
分出信用卡的作用在於,我每個月會選一天對所有的信用卡帳單,確認每一筆 statement 上的都有出現在我的記帳中,算是某種 backup 的檢查,避免帳單有誤,同時也補齊記帳漏掉的。另一個更重要的,我可以快速確認是否達到開卡的 spending requirement。
這個 app 還可以記 income、transfer,但我覺得那些都沒用,收入是假的,回到這篇文章第一句,我們要在乎的是總資產,而 transfer 更蠢了,轉來轉去不都還是自己的錢,根本沒差。
記了帳之後當然不是自爽而已,重點是怎麼用,他有 filter 的功能,對帳單時我會 filter by account,除此之外,對於每個旅遊項目會另設一個 project,之後可以查這整趟到底花了多少錢,還有 search 功能,基本上就是當你想要知道某一筆花費,都有辦法回過頭去查出來。
但最重要的是我會把每個月各分類的花費抄到另一個 excel 表,可以看出整體的慨況和趨勢。
![]() |
Google Sheets: Source |
這是我這兩年多來的真實數字,在左邊,算了全部的平均跟前 12 個月的平均,從這兩個的關係可以看出大概是往哪個方向走,例如我認為所有的教育都是值得花錢的,應該增加,就可以檢查一下,我是否有增加這上面的投資。
而前面說到我分出食材跟外食的類別,也是類似的道理,基本上我覺得外食吃的都是垃圾,自己煮吃到的才是食物,所以應該要外食減少,食材增加。
總之這個目的是要檢查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實際的花費情況有跟希望的一致嗎?
有點硬,有點枯燥的一篇,但我有一個可以一覽整體財務的 excel,花費是其中的一環,其他還有總資產、projection、asset allocation、saving progress tracking、holdings、投資績效、所有的帳戶、信用卡以及福利的 tracking、Loyalty accounts、tax return summary,很多數字是互向回饋的,例如這篇中的平均花費,就拿來計算合理的 saving。
我希望有天可以做個大解密,讓大家見識看看什麼是工程師的思維!
在〈紀錄所有花費 – 使用 AndroMoney 記帳〉中有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