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漢的 Personal Finance 學習之旅

人生總是會有一些轉捩點,現在回首看來,我在 Personal Finance 上的學習主要發生在三個時間點。

1. 開始工作

出社會後無可避免地就會開始接觸類似的話題,大家都想在工作之餘賺些錢,於是就會認識到股票投資,而當初我也是亂看了一番股票、選擇權、基金等的碎片知識,然後犯下了不少錯誤,像是研究個股、抽新股、4433 什麼的,我都有做過。   直到某天在網路上逛到「綠角」,才算是我現在整個投資哲學的啟蒙,那是 2009 年底,也就是他寫第一本書「股海勝經」的時候,接著閱讀了算是這領域的經典書籍,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漫步華爾街)」, 說來也算幸運,我只是稍微迂迴了一下,就走上了這條路。   我跟著大家在海外券商 Firstrade 開戶,每一季固定匯一比錢過去,購買 Vanguard 的 ETF 與 Schwab 的基金(身為外國人無法購買 Vanguard 的),就這樣過了幾年,到我離開第一份工作,加入下一間公司,然後又離開。

2. 失去穩定的收入

當時決定離開,全心全力地準備出國留學,一時間沒了收入,很怕自己餓死,為了估算自己口袋有多深,到底能撐多久,於是開始了記帳的習慣,一記就記了三年多,讓我對自己的花費有了完整的概念。

申請結果出來之後,我有好一大段閒暇時間,想看書但想省點錢,索性往圖書館發展,這時才發現,圖書館真是超好用的資源,只要線上按一按預約,到櫃檯拿書就好,連自己去架上找書的時間都可以省下。

這個時期我讀了很大量的書,還認識到了 Bogleheads 這個論壇,這是以 Jack Bogle (Vangaurd 創辦人,指數投資界的先驅)為名,公認這領域最頂尖的論壇,有任何問題我都是用「bogleheads xxx」在 Google 上搜尋。

書籍推薦

這是我截至目前為止看過的書(大概不是很完全,自從 anobii 越改越爛,Readmoo 書目不全,Goodread 又沒有中文書,在找不到好用的工具紀錄後,我看書就沒在紀錄了)

順序沒有特定意義

  1. Millionaire Teacher (我用死薪水理財輕鬆賺千萬)
  2. If You Can: How Millennials Can Get Rich Slowly
  3. The Investor’s Manifesto (投資人宣言)
  4. The Elements of Investing (投資的奧義/投資簡義)
  5.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買對基金賺大錢/一本書學識投資)
  6. 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
  7.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漫步華爾街)
  8. Unconventional Success (打敗大盤的股市策略)
  9. 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or (智慧型資產配置)
  10. Winning the Loser’s Game (投資終極戰)
  11. The Bogleheads’ Guide to Investing (柏格頭投資指南)
  12. 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 (下個富翁就是你)
  13. The Little Book of Main Street Money (有錢21招)
  14. Enough (夠了)
  15. Your Money And Your Brain (大腦煉金術)
  16. 綠角的基金八堂課
  17. 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
  18. 股海勝經
  19. All About Asset Allocation 資產配置投資策略
  20. Stocks for the Long Run 散戶投資正典
  21. 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 共同基金必勝法則
  22. The Simple Path to Wealth – J L Collins
  23.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投資金律
  24.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 Vicki Robin 跟錢好好相處:幸福的關鍵,是找到金錢與人生的平衡點 
  25. How to Think About Money
  26. A Wealth of Common Sense 投資前最重要的事
  27. 養錢練習

如果只要看一本的話,我會推薦 The Simple Path To Wealth,算是包含最廣、最全面的。若想針對投資部份深入的話,可以再看 The Bogleheads’ Guide to Investing (中文翻譯《柏格頭投資指南》),也是因為這本書,我才知道了 Bogleheads。   如果很閒的話,也可以嘗試在短時間內全部看完,資訊會在腦中碰撞而建構出屬於你的系統,我絕大多數的技能增長,都是來自於這樣型態的密集學習。

3. FI Community

後來誤打誤撞,從出國留學變成直接工作後,因為要研究退休金帳戶 IRA、Roth IRA、401k 等等時,在網路上查一查,發現了 Mad Fientist 的 blog,而 The Simple Path To Wealth 的作者 JL Colins 也有他的 blog 和非常著名的 stock series,然後就是一個坑連到一個坑,Mr. Money Mustash (MMM)、Physician on FIRE、Root of Good、Frugalwoods、等這些所謂 FI Community 的人。

後來我還參加了 FI Summit,是一個在網路上,所有講者都在家 Live 的活動,當然囉,這樣的方式才是 Frugal living,選個要花錢的場地,是不會有人要去的 XD

在這場活動中,我認識了 chooseFI,現在每天去公司跟回家的途中,我都是聽他們的 podcast,截至目前為止大概有 264 集,每集約一個小時,而我差不多聽了 50 集了。

80/20

人生中 80% 的成果來自於 20% 的決策,只要大方向對了,剩下其實差不了多少。

例如 Buffet 跟我都這麼覺得的,也都做對的。

The biggest decision of your life will be who you choose to marry” — Warren Buffett

很多時候,僅僅只是知道一個概念,然後去做,就會造成很大的不同,正如同我在「平凡人通往財富自由的技能樹點法」一文中說的,現在回頭想想,真希望在我畢業前就有人可以告訴我這些。

從小到大,沒有人教過我這些,家裡的人也不是這樣做,在大學也沒修經濟、會計之類的課(不知道有沒有用,雖然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去把妹的),總之,這花了我十年的胡亂摸索。

但我打從心裡覺得這些事很重要,所以寫了這個 blog,希望能讓更多人接觸到。如果有哪篇文章你覺得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讓更多的周邊朋友能夠因此受益。(當然如果要贊助的話,我是一定會收的 XD

在〈門外漢的 Personal Finance 學習之旅〉中有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